首頁>軸承新聞>拯救西北軸承 |
拯救西北軸承
中國軸承網 發布時間:2011/05/03
在拯救西北軸承行動中,不僅寧夏首富孫珩超參與其中,也出現了長于資本運作的海航集團的身影
財經國家周刊報道 由于2009年和2010年度連續兩年經營業績虧損,西北軸承(000595.SZ)的股票于4月20日被深交所實施特別處理。這家昔日西北地區軸承行業的龍頭企業,在上市15周年之后,一步步走向被重組的境地。
在此之前的2月17日,西北軸承發布公告稱,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向寧夏寶塔石化集團(下稱“寶塔集團”)轉讓西北軸承4337萬股股份,已獲得財政部批準。股權轉讓完成后,公司總股本不變,寶塔集團將持有該公司4337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0%,成為第一大股東,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為第二大股東。
新股東被寄予重組厚望!敦斀泧抑芸帆@悉,2011年3月底,當地政府專門就西北軸承問題,召集了相關部門和企業的負責人開會研究。會議要求,“盡快完成企業的重組工作,組織好企業經營班子,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困難。”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從寧夏方面了解到,在拯救西北軸承行動中,不僅有“寧夏首富”之稱的孫珩超控制的寶塔集團參與其中,在寶塔集團的背后,也出現了長于資本運作的海航集團的身影。此前,海航集團已經染指6家上市公司。而此次,海航集團與西北軸承的資本游戲雖未開場,卻似已風生水起。
沒落之路
3月30日,西北軸承的部分職工與寧夏自治區相關領導會談時,提出了對民營企業寶塔石化集團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后的疑慮,主要包括資產實力、資金實力以及對職工的安置等。
在此之前,西北軸承在對外合資和合作方面,有過慘痛教訓。
1996年上市前,西北軸承當時不僅是全國軸承行業6家大型一檔企業之一、西部地區最大的軸承企業,也是鐵道部批準生產鐵路軸承的廠家,產品占全國鐵路軸承市場的25%。1996年,公司在深交所掛牌,成為全國軸承行業的首家上市公司。
2000年,由于幾年企業運營都出現問題,導致西北軸承的大量產品滯留在流通環節,企業負債已累積6億多元,每年欠銀行的利息就高達幾千萬元。由于當時諸多條件限制,已無法從股市中融得資金,為走出困境,西北軸承把招商引資作為重要法碼。
1998年,已經開始走下坡路的西北軸承開始了與德國FAG公司進行接觸,該公司為當時世界第三大軸承企業。在中方一再退讓下,雙方經過三年多的談判,于2001年12月正式簽約。
雙方合作的情況是:西北軸承以原鐵路軸承公司的設備、土地、廠房投入組建合資企業,中方占49%股份,德方占51%;德方以現金和技術投入,擁有控股權,且董事長、總經理都要由德方擔任。
簽約后,德方并未按約定把資金投入放在首位,而是開始逐步架空管理層,裁減600多名(共1100名)職工,逼迫西北軸承獨立承擔這部分安置費用,管理層中的中方代表完全沒有話語權。
2002年下半年,德國依納公司整體收購FAG,成為公司控股方,但雙方合作并未出現轉機。西北軸承提出合資公司由自己經營,被德方拒絕。第一年,合資公司虧損1200萬元;第二年,又虧損1400萬元。 這使原本就虧損、極缺資金的西北軸承已無力再繼續投入。
2003年12月,“為了自治區招商引資大局”,西北軸承忍痛與德國依納公司簽約,將西北軸承持有的49%股權賣給依納公司,德方支付2850萬元人民幣,合資公司從此變成了德方獨資企業。
最終的結果是,西北軸承丟失了經營多年的NXZ牌鐵路貨車軸承的品牌和產品,失去了占中國鐵路貨車軸承25%的市場,從此與鐵路軸承無緣。
被質疑者寶塔集團
2006年10月30日,寧夏高級人民法院裁定,將西北軸承集團持有的5329萬股西北軸承股份過戶給中國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蘭州辦事處,用以抵償其所欠貸款本息9218萬元;2007年1月,長城資產又通過司法裁定收購西北軸承集團所持西北軸承股份2863萬股,用以抵償債權本息4953萬元。自此,長城資產共持有西北軸承8192萬股,股權占比37.78%,替代西北軸承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寧夏當地一位人士對記者指出,長城資產管理公司的介入,雖然解決了西北軸承集團公司的債務問題,但對于上市公司基本的改觀來說,并無幫助。因為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并不專注于實業,也無可供注入到上市公司的優良資產。所以,第一大股東做了接近5年,確實無為而治,一直在等待合適的時機,變現手中的股份。
期間,雖然西北軸承管理層也努力挽救,當地政府也給予了很多幫助,無奈丟失賴以生存的支柱產業,已是回天乏術。
據2月17日西北軸承的公告,長城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價格為每股9.35元,比當年約每股1.73元的價格翻了5.4倍,只出售一部分股權,就已經變現了4億元,可謂功成身退。
有關材料顯示,接手者寶塔集團為寧夏第一民企,掌門人孫珩超被稱作“寧夏首富”。
寶塔集團旗下包括寧夏寶塔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等5個母公司性質的投資控股公司及其所屬的112個法人實體子公司或控股公司。目前,集團總資產100億元左右;員工5300多人,并擁有寧夏寧東、蘆花、珠海3個生產基地和正在建設中的寧夏寧東能源基地寶塔臨河循環經濟工業園區。
但一位知情者稱,截止2010年6月末,寶塔集團賬面現金僅5.56億元左右,而收購西北軸承股權需要支付現金4億多元,公司資金就只剩下約1.5億元。寶塔集團的資產負債率達到58.3%,流動比率只有0.7,速動比率0.36,已不太可能追加銀行貸款。
這也成為西北軸承方面部分員工對寶塔集團入主心存疑慮的原因之一。4月25日,一位接近寶塔集團高層的人士對《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指出,寶塔集團的資金沒有問題,寶塔在西北軸承虧損嚴重、大股東沒有重組能力的時候收購股權,“實際上是替政府分憂解難”。
這位人士透露,西北軸承作為當地的大型企業,職工數千人,卻連年虧損,當地政府早已有心解決,但大股東高價待售,一直沒有買家接手。
寶塔集團總部的一位工作人員向《財經國家財刊》記者表示,重組工作還在進展中,具體細節現在還不便公布,更無法說明目前的實質性進展。
海航身影
按當時公布的重組公告,寶塔集團以現金或資產入股西北軸承,雙方的目標很明確,希望通過這次資產重組緩解雙方同樣面臨的資金嚴重短缺的現狀,實現雙贏。
西北軸承在2008年時曾投了風力發電軸承等三個項目,合計投資約6億元,預計完全投產之后將創造2.7億元的利潤。如今由于資金所限,項目進展緩慢,以寶塔集團現有的資金狀況,注資的可能性顯然不大。
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向《財經國家周刊》表示,寶塔集團以目前的財務狀況,高價收購一家大幅虧損的公司,顯然不合邏輯。而海航集團身影的浮現,讓市場對此形成了另一種解讀。
《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了解到,2010年底,寶塔集團下屬寶塔石化股份公司進行上市前的私募,計劃發行不少于3億股、不高于6億股的股份,價格在3元左右。寶塔石化股份公司為寶塔集團的骨干企業,總股本25億股,2009年銷售收入16億元左右,其中寶塔集團持股50%、孫珩超個人持股50%。
斯時,寶塔方面與包括聯想投資在內的國內知名機構和國有企業進行了接觸,但最后都沒有達成協議,原因是公司與海航集團走到了一起。這一點,得到了上述接近寶塔集團高層人士的證實。
在此前后,海航集團、寶塔集團在新疆自治區政府政府的支持下,聯合成立了新疆奎山寶塔石化有限公司,共同投資在新疆奎屯-獨山子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800萬噸重油制烯烴芳烴項目,據介紹該項目將建成油、煤、電、化、熱一體化工程,投資規模達到280億元。
本刊記者獲悉,寶塔集團的骨干企業寶塔石化股份公司將單獨尋求上市,已經圈定東吳證券作為主承銷商,與西北軸承重組無緣。上述接近寶塔集團高層的人士表示,寶塔集團與海航集團在新疆的項目,將是集團發展的另一戰略所在,但這與未來的西北軸承重組是否相關,他未做評論。
推薦給朋友 評論 關閉窗口
推薦信息 |
□瓦軸集團風電齒輪箱軸承銷售收入完成增加 □大連光揚軸承公司召開科技研發小組成立大會 □中國軸承需求量年均增12% 申科股份擴大銷量優勢 □世界華人軸承聯合會第四屆論壇在濟成功舉行 □美國市場軸承與驅動器極度緊缺 |
上一篇:送給機械職業 DNF機械師PK半年的裝備加點心得
下一編:五年后瓦軸如一座現代化軸承新城鑲嵌在沿海經濟帶上